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省省长黄强:挺过“最难”一年 今年很有信心

余蕊均 城市进化论 2023-08-02

经济大省四川如何挑大梁?


2022年,西部经济大省四川经历了一段艰难岁月。高温、疫情、限电、地震等超预期极端情况,让不少人为之捏把汗。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也坦言,过去一年,是他进入四川工作以来最有挑战性的一年。


黄强表示,去年上半年经济持续下滑,“当时很着急”,通过全省人民的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决战四季度、大干100天,硬是把经济拉了起来,经济运行走出一条“坚强曲线”,媒体评价“最难经济大省经受住了最严峻考验”。


2023年全力拼经济,经济大省当然要勇挑大梁。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此前确定了今年GDP增长6%左右的目标,比全国高一个百分点,同时,今后五年高质量发展要明显“进位”,到2027年经济总量超过8万亿元。


既要跑出加速度,又要确保高质量,这是四川对自己的期许,也是经济大省的责任。昨晚(4月22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播出了特别策划的“经济大省新担当”系列首期节目,聚焦“天府之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黄强在节目中还表示,今年一季度四川各项支撑指标表现都不错,“我感觉市场信心完全恢复了”。


他不忘强调,“去年这么困难我们都挺过来了”,今年机遇这么好,国家有很多政策,“我们对今年很有信心。”


01

“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唯有实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黄强表示,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我们把今后几年的重大项目做了一些梳理和规划”,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4月12日, 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开幕 图片来源:新华社


对四川来说,重大项目“管当前、利长远”,是推动经济重启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公开报道显示,1月3日上午,2023年首个工作日,四川即集中开工了一批重大项目,涉及能源、交通、水利、现代产业、城市更新等领域,总投资超7400亿元。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指出,高质量发展等于一个质量系数乘以一个发展速度,若速度为零,其他都将等于零,“没有发展就没有高质量”。在他看来,四川目前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中期,应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同时,他建议,四川一方面要打造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另一方面则要打造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的“原始森林”,培育更多“从0到1”的创新成果。


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注意到,“创新”不但在此次节目中被高频提及,更成为这个经济大省勇挑大梁的关键一环。


黄强表示,中央要求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四川要发挥军民协调创新的优势,多解决一些“卡脖子”技术、多锻造一些“国之重器”,为国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除天上“飞”的歼20、地上“跑”的川藏铁路等外界熟知的“四川造”外,四川还在稻城建设了世界最高海拔的宇宙线观测站,在凉山锦屏山区2400米以下的隧道里建设了世界最深的暗物质实验室,加速推进深空、深地探秘进程。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对此,有评论称“四川的崇山峻岭中都飘荡着科学的味道”,而由此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这些科研力量如何把地方产业带向更高层次?


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在节目中表示,接下来将一手抓现有优势资源,下大功夫让这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避免“墙内开花墙外香”,同时,积极培育和塑造新的竞争优势,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攻克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卡脖子”问题。


黄强则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四川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对教育投入的增长不能低于GDP增幅”,早日成为“教育强省”。


在他看来,“科技决定明天,教育决定未来”,四川的科技和教育实力都属于国家第一方阵,但它们对经济的贡献潜力还很大,“我们想把它们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四川雄厚的科教实力变成经济的最大拉动力”。

 

02

“企业看重优惠政策,更看重稳定的预期”


长远看,教育、科技、人才,将为经济大省积蓄绵长动力。着眼当前,实体经济之于地方发展,更是绕不开的澎湃动能。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今年7月,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将在这里举行 图片来源:新华社


黄强表示,实体经济,特别是装备制造,是工业的根基。三线建设时期,四川积累了工业的基础,也是四川工业的家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四川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大省,现在41个工业门类都有,体量也比较大,像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在全国举足轻重。


为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明确提出要办好“三件大事”:一是优势产业提质倍增,二是成链集群,第三是产业备份。


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注意到,2020年至今,“制造强省”已连续四次写入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四川今后五年的一大重点任务,即是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等六大优势产业营业收入翻番,打造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此前,四川已有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都)德(阳)市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入选工信部“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国家队”数量居西部第一。


对于“产业备份”,黄强解释说,四川钒钛储量位居世界前茅,钾、稀土储量分列全国第一、第二,四川作为国家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也在积极打造国家的产业备份基地,这对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非常重要。


在四川的逻辑中,未来五年“工业化率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必须加速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攀钢钒轨梁厂钢轨生产线 图片来源:新华社


而要完成上述“进化”,西部经济大省显然还需要更多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做支撑。为此,四川把着眼点放到了营商环境上。


“对我们西部地区、内陆地区来说,更应该抓开放,更应该抓营商环境。”黄强在节目中强调,“企业看重优惠政策,更看重稳定的预期、公平的机会、诚信的政府和法律的保护。我们想持续打造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良好营商环境。”


在他眼中,四川的吸引力其实是非常“市场化”的。除了省会成都的魅力,还有另外两大优势——首先,成渝地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较大的市场优势,四川户籍人口9100万,全国第四,可以辐射西部近4亿人口的市场。其次,四川作为水电第一大省,清洁能源优势突出,生产的绿电,未来可以帮助企业出口产品免征碳税。


03

“守住安全底线、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


“绿色是四川最鲜明的底色。”在黄强看来,四川正是因为有了绿水青山,才成为第一水电大省。当被问到将如何向世界推介四川时,他也从非常“原生态”的角度选了三个词,“屏障”“秘境”和“宝库”。


白鹤滩水电站 图片来源:新华社


所谓屏障,意指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的生态屏障,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所谓秘境,指代的是当地不胜枚举的自然文化遗产、5A级、4A级景区及新开发景区;宝库则是说,四川不仅是中国的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也是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森林面积达到3.8亿亩,全国第一。


黄强特地在节目中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2023年7月28日,成都大运会开幕当天,三星堆博物馆的新馆将正式对外开放,“比老馆要大5倍,比前年开始发掘的6个坑出的文物更多、更大、更美。”


眼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进入第四年,对于“成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兄弟组合”这个热议话题,黄强的态度是,成和渝如果单独算,可能都算不上国家的一个极,但合起来就可以作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


“所以中央一直非常重视成渝地区的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写入了二十大报告。”他说。


相较于“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这样宏大的长期战略目标,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亦非易事。用黄强的话说,“这个题目很大,也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件事情”。


据悉,四川是13个产粮大省之一,菜籽油产量、大豆产量分列全国第一和第三,生猪出栏量居全国第一,四川守好“粮食安全”,无疑具有全局意义。


2022年9月,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新华村,村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 图片来源:新华社


黄强表示,四川将全力保护好现有耕地,“因为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同时,积极推动两大水利工程,以解决四川“工程性缺水”“季节性缺水”等突出矛盾。


其中,通过“引大济岷”,把大渡河的水引到成都平原,可以使3600万人和800万亩土地受益,也使都江堰这个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注:都江堰的水来自岷江)。


另一个则是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


黄强解释说,安宁河流域包括攀枝花地区和凉山地区,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种什么长什么,而且品质非常好,像全国人民都喜欢的攀枝花芒果、会理石榴等等”,但它现在工程性缺水比较严重,常常是“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


为此,四川准备启动18个大中水库,建成以后将使450万亩土地受益,进而打造“天府第二粮仓”。


节目最后,黄强还隔着屏幕和其他兄弟省份分享了心得,“我最想说的还是要牢牢地守住安全底线、生态红线和耕地红线。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如果安全的基础不牢,发展的大厦会地动山摇。”


文字 | 余蕊均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城市进化论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猜你想看


「中央转移支付首破10万亿,钱流向何处?」

「超4亿人集体“吃土”,40多年的防护林不管用了?」

「浙江,为何盯上“顶流”淄博」



猜你想聊



热点视频

更多城市热点视频,欢迎关注“城市进化论”


↓分享 点赞 在看

表达你的态度,也欢迎与我们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